当前位置:首页 > 时尚 > 记者手记|走出雾霾,蓝天白云成为常态 正文

记者手记|走出雾霾,蓝天白云成为常态

来源:侏儒观戏网   作者:探索   时间:2025-07-05 16:42:49

原标题:峥嵘十年·记者手记|走出雾霾,手记蓝天白云成为常态

2013年1月,走出我国中东部发生持续近一个月的雾霾大范围雾霾。此后的蓝天记忆里,每到秋冬季,成为常态京津冀地区雾霾总是手记频繁出现,而且还经常赶上周末。走出空气一达到重污染预警级别,雾霾环保人员要去空气污染最严重的蓝天区域督查,我们做记者的成为常态也要跟着出差、加班做报道。手记因此那几年的走出秋冬季,手机相册里也留存下大量灰蒙蒙的雾霾工厂、烟囱的蓝天照片。

那几年环保人员很辛苦,成为常态督查、检查很频繁。但雾霾一旦出现甚至“爆表”,公众怨声很大,环保人员应急督查总显得被动。

随着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《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》先后实施,在科学的顶层设计指引下,我国空气质量大幅改善。根据芝加哥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:中国7年内减少的空气污染与美国30年内减少的一样多。

改善最明显的是京津冀地区秋冬季的空气质量。2022年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举办的时候正值华北地区采暖季,这场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收获了高水平的空气质量,“冬奥蓝”成为媒体报道的高频词。

这些变化相信身处其中的人们能够明显感受得到。

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难题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强调综合防治,包括结构调整和强度减排。由于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,因此前期的环保督查、执法都是以强度减排为主,在这一过程中,环保“铁军”付出了很多的努力,也承受了一定的压力,但这为结构调整赢得了时间。随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向科学化、精细化转变,结构调整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越来越大,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也得益于此。

现在,蓝天白云越来越多,大气污染防治更加从容,因为环保部门已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应对体系,并锻炼出了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。

但这并不代表大气治理可以放松下来。从“十四五”开始,我国大气污染治理逐渐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阶段,这也让我们期待,我国的空气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