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评: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 来源:人民网-观点频道 近日,人民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印发《国家公路网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网评提出到2035年国家路网总规模约46.1万公里,论加量国路网高速公路网整体覆盖范围延伸至城区人口10万以上的快构市县等任务。作为新时期我国公路高质量发展的建现指导性文件,《规划》将为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代化加快构建发挥重要推动作用。 “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高质开路先锋”,公路网建设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的人民实施具有重要作用。改革开放以来,网评我国公路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论加量国路网成就。截至2021年底,快构国家高速公路建成12.4万公里,建现基本覆盖地级行政中心;普通国道通车里程25.8万公里,代化基本覆盖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和常年开通的高质边境口岸。经过几代人“逢山开路、人民遇水架桥”,我国已建成交通大国,正阔步迈向交通强国。与2013版规划相比,此次印发的《规划》将路网总规模增加约6万公里,进一步加强了其对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支撑。 人民交通为人民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交通运输总需求仍将处于增长态势,人民群众出行模式和货物流通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。在此背景下,国家公路网主通道能力不充足、城市群都市圈区域网络不完善、路网覆盖深度不够等问题也逐渐显现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、优化路网布局,提升交通服务能力,也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,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提出新的要求。针对此,《规划》强调加强国家公路与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顺畅高效衔接,提升路网供给质量和效率;提出实现全国市地级行政中心和城区人口10万以上市县的县级行政中心30分钟上国家高速公路、所有县级行政中心15分钟上普通国道的目标;进一步明确了绿色、智能、安全等方面的发展导向和实施要求。交通运输是民生大事,凝心聚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,让“人享其行、物畅其流”。 适应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需要,创新智能、绿色低碳是路网建设、发展中不能忽略的重要原则和目标。《规划》也在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方面均提出具体实施要求,既通过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国家公路上的深度应用,大力发展“新基建”,不断提高国家公路数字化、网联化水平,也强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,强化建设绿色公路,依法依规避让各类生态保护区域、环境敏感区域,尽量不占或少占永久基本农田等。 一份部署,九分落实。到2035年,基本建成覆盖广泛、功能完备、集约高效、绿色智能、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公路网,进一步提高我国交通服务能力,需要坚持全国公路建设“一盘棋”、路网运行“一张图”,强化跨部门、跨区域、跨行业一体衔接协调,压实落实主体责任,协力推进规划实施,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式交通运输现代化道路。 |